各院、部👩🏻🎤、中心:
為深入推進上海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意昂3相關文化藝術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服務上海社會主義國際文化都市建設,根據《上海市文教結合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滬教委綜﹝2015﹞5號和《上海市文教結合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滬教委文教﹝2016﹞1號),現就2019年本市高校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工作室和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項目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標
為對接服務國家和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立足文教結合工作精神,引導和支持我校文化藝術類學科專業建設💸,積極引進海外🔻、外省市和教育系統外頂尖文藝名家或緊缺技能人才,建立更加開放的、跨學科專業的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工作室和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發揮意昂3文化、教育兩方的資源優勢,雙向促進文化、教育事業共同發展,雙向支撐本市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
二🍼、基本原則
(一)聚焦文化藝術。申報的主旨應聚焦於文化藝術領域,具有明確的主題,而不僅限於一個項目,使其成果具有更高的目標定位和應用價值🧑🏻🦯➡️。
(二)雙向服務。引進的人才既服務於意昂3教育、支撐其學科發展;又服務於科學藝術領域的創新創業實踐,促進該領域成果服務於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
(三)人才增量。工作室負責人應為來華🧕🏼、來滬(留滬)和教育系統之外的增量人員(擬引進或引進不滿一年的高層次人才);工作室團隊成員中非校內在編人員須占50%及以上🐼。
(四)註重實效。文化藝術成果在服務社會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及美德方面形成一定實際效果的🚴♀️,覆蓋面形成一定規模的,可優先考慮。
三、2019年項目申報範圍
(一)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工作室
1.針對對象⚖️: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工作室主要針對具有國際🤽♂️、國內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頂尖文藝名家來華、來滬(留滬)👷🏽♂️,依托高校從事交流、教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開展與文化藝術產業緊密結合(特別是創新創業)🗡、推動文化藝術繁榮發展相關活動的高層次人才。
2.針對領域:涉及的類別包含文學創作、美術繪畫、舞臺藝術🧑🏿🍳、影視創作、新聞出版🫷🏽、工藝美術🃏、視覺藝術等領域。
3.資助額度:每個工作室資助金額一般不超過150萬👩🏽🎤。實際資助金額以評審結果為準✧。
(二)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
1.針對對象🚴🏼: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主要針對當前文化藝術領域緊缺、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業技能與創意人才來華來滬(留滬)🧙🏻♂️,依托高校從事文化藝術人才培養與創作實踐🧑🏻🎨、具有相當發展潛力與後勁的青年人才或相關領域的能工巧匠。
2.針對領域🦸🏻♀️:主要包含美術繪畫、舞臺藝術🥁、新聞出版、工藝美術⏬、視覺藝術🫅、非遺傳承等🦻。
3.資助額度:每個工作室資助金額一般不超過60萬元。實際資助金額以評審結果為準⛹🏿♂️。
四😕、2019年項目申報條件
(一)各有關部門可對照要求,結合實際組織申報。
(二)申報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工作室的項目負責人一般為高端專業型與研究型復合人才,原則上應具有國際學術背景或演出、設計🤷🏼♂️🫸🏻、創作等工作經歷,專業水平或學術成果具有國際影響力或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得到國際國內同行專家的認可。
(三)申報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的項目負責人一般為相關領域具有相當發展潛力與後勁的青年人才或相關領域的能工巧匠等,應具有豐富的專業實踐經歷、較強的專業原創能力和創新思維,作品多、創作水平高且具有敏銳的文藝產業領域前沿洞察力,有可挖掘的專業發展潛力🫱🏿。
(四)工作室項目負責人全面主持工作室工作⚀,確保具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工作室建設,確定工作室研究發展方向⏲,確保工作室按照目標和工作方案推進各項工作♛,完成年度任務。
(五)同類型項目我校同年度內只能申請一項👎🏽,不可多項申報◀️。
(六)2018年獲批的項目須填寫結項報告,參加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考核獲合格以上等級的方可參加2019年項目申報。
五👨🏻🔧、2019年項目申報及經費管理
(一)各有關部門按照項目申報條件自願組織申報⭐️,填寫申報表格(見附件1和附件2)🚂。所有表格紙質版正反打印,一式6份(單位統一蓋章)🧝🏽♀️,於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之前🥴,交至人才辦(行B203室)🪝,同時提交電子版申報材料🧖🏼。
(二)項目經費應嚴格根據上海市財政專項資金評審中心核準的預算執行。具體執行細目以《上海市市級財政項目預算評審申報文本》(見附件2)裏《項目實施內容資金測算明細表》為依據👍🏿。
(三)項目經費支出內容主要包括設備購置費、差旅費、會議費、圖書資料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等。原則上人員經費不得超過項目總預算的50%🤾🏿♀️。
(四)所有申報項目以年度製定計劃,獲得批準立項後🔀,目標產出和經費執行均需在2019年底前完成👈🏻。
聯系人:杜周傑、步文捷
聯系電話🙅🏼♀️:67874139
郵箱:talent@sues.edu.cn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
2018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