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為民族復興提供人才支撐——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
新華社評論員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高校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指明了行動方向。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我們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越需要發揮高等教育的作用,越渴求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才能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完成好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更好地服務大局,不斷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撥正航向好行船👩🏻🏭。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才能為高校導正辦學方向、築牢思想基礎、提供價值引領🚣🏽♀️,培養大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圍繞人這個中心🙎🏻,做到以人為本、立德樹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在解疑釋惑、凝聚共識中不斷給學生以思想啟迪和文化滋養😂,才能培育徳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牢固樹立為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把握歷史潮流6️⃣,堅定“四個自信”🐱;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勇做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按規律辦事👩🏼🎨,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舟循川則遊速,人順路則不迷。”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教書育人、學生成長規律,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抓住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這個重點,落實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等要求,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從而春風化雨、入腦入心。立德樹人,以師為範。教師傳道🥄,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就能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高校的根本保證👍🏽🪆。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就要求各級黨委加強領導和指導🧒🏿,掌握工作主導權🌥🎴,黨委(組)書記要多走進高校🚪,多接觸師生,多加強同高校知識分子的聯系💂🏽♂️,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黨委承擔著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只有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才能使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蔚然成風,保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後繼有人、活力充沛🤵🏻。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目前↔️,我國高校共有2852所💙,在校生達3647萬人🗺。這是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也是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讓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境界,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來源𓀍: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3340.htm